与有的朋友聊起银幕上的枪时,往往朋友会说,艺术吗,何必那么认真呢。让我顿时无语。于是便经常思考:拍摄影视作品时,哪些是可以虚构的,哪些是不可以虚构的,哪些虚构是能带来美感的,哪些虚构是只能让人呕吐的,哪些失真是可以容忍的,哪些失真是不能容忍的呢。

    想了半天,终于知道,其实对于不同的观众,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的。一般来说,对于影视反映的题材越熟悉,对其中失真的程度

判别的就越敏感,要求的就越苛刻。比如对于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因本人并不熟悉该行业中的规矩道道,也不熟悉各种药品器械方面的知识,所以即使它有再大的
失真,往往也看不出来,而只要我看不出来,只要它编的故事好,也就不影响我对它的欣赏,也就能走入剧情当中,照样看的津津有味。然而对于军旅题材的作品,
因毕竟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懂的一些军事常识,又始终不渝地爱好民国军史和民国轻兵器史,于是就对此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失真特别的敏感了,于是往往就对近十多
年来拍摄的民国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不忍目睹了。

    还说枪吧。若从实际的打仗来说,对于一支部队或一支分队,所装备枪械的制式与口径肯定是越统一越一律越好,因为这样才更方便补给和

战场勤务。但要是反映到影视作品中的话,则正相反,即枪械的品种型号越参差越多样就越好。比如《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等作品中,几乎当时世界上比
较出名的手枪、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在敢死队员手中都出现了,而且几乎没有哪两个队员手中的枪是一样的。再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一共就那么几个
人,却配备了包括了M1卡宾枪、M1半自动步枪、M1冲锋枪、M1903狙击步枪、M1928勃郎宁自动步枪等几乎当时美军装备的所有枪械型号,而且每支
枪均有着完全不同的却又十分出色的表现,看上去畅快淋漓,十分的过瘾。实战中,当然也会有不同枪械的搭配组合,因为不同的枪械承担着不同的战术使命,但会
不会象《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中那样装备的如此五花八门,却未必了,但它这么处理,在保证不穿帮的情况下,却使影片生动了许多,好看了许多。是不
是可以说,这样的处理就算是达到了尊重史实与艺术加工的完美结合呢。

    其实,一部军事文学作品,其中的兵器所占的戏份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军旅作者,也必是会浓墨重彩地对其渲染有加的,因为这是军事作品中一个必备的要件,缺少了这个要件就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而弄错了这个要件则将会使之惨不忍睹。



    在文艺作品中成功地描写兵器与人物关系使之增色这方面,却并不是斯皮尔伯格的首创,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运用的更早更成功更夺目。关公

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惮杖、关胜的大刀、史进的铁棍……等等等等,人物与兵器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使人物的形
象更加的鲜明生动。试想一下,要是三国中的关公一把大刀,张飞也一把大刀,赵云还是一把大刀,马超、吕布、黄忠、许储、夏侯淳等等每人都是一把大刀的话,
那效果会怎么样。要是一百单八将中林冲一杆长枪、武松一杆长枪、鲁智深一杆长枪、李逵一杆长枪……,那人物的形象又会如何,作品的可读性又会如何呢?

本文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20/content_7826746_3.htm

    其实,除了近一二十年一些泡沫吹起来的导演以外,文革前十七年中一些功夫较深的电影导演在这方面做的也是

相当不错的,尽管受政治的影响较大从而给作品染上了某种色彩,但作品的细节表现的却基本不会有什么差错。不仅不会有错,反而十分的注重枪械在作品中的运
用,在赋予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的同时,还配以不同的枪械,参差相错,用以区分刻划人物,丰富视觉。比如《渡江侦察记》中汽车上枪战那场戏,车箱上三个人,
大个子杨威用的是中正式,兵油子吴老贵用的是司登式,新战士小马用的是汤姆逊,不仅人物外形与性格迥然,所用枪械亦错落有别,给人打下很深的铬印。再比如
《独立大队》中的结拜三兄弟,老大用的是M1911,老二用的是C96,老三用的是M712,也是同样的意图和效果。还比如《平原游击队》中几个主要角
色,老侦察员侯大章用一支短管毛瑟,新侦察员郭小北用一支缴获的王八盒子,另两名侦察员用的的是长苗盒子,李向阳的双枪,左手是一支短筒的,右手是一支长
苗的,一个用以攻,一个用以防,而且右手的长苗盒子上的准星已经被锉掉,为的是方便在腰带上插枪拨枪。导演这样的处理,不仅与当年的史实特别的一致,而且
几名队员的盒子枪也是各有区别,其匠心至今令人感叹。当然十七年电影也有不成功的,如《智取华山》,该片有一个败笔就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枪械塑造人物,七个
侦察员所用枪械没有任何差别,人手一支司登式。当然这可能更贴近史实(历史上七名侦察员每人一支冲锋枪和一支二十响),但没能在艺术上加工,不能不说是该
片的一个遗憾。从而也没能使这七个侦察员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没能取得象《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那样生动的效果。

    电影是如此,十七年小说也一样。老一代文学作品中,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对其中人物的描写也借助了枪械的佐伴,从而使

之增色不少。如杨子荣的大肚匣子,刘勋苍的冲锋式、孙达德的水连珠、丁尚武的大刀、肖飞的盒子炮、李金魁的南部十四、孙定邦的长八分、孙振邦的二十四响、
四个民兵的边区造、老套筒、何大拿的蛇牌橹子、刘铁军的鸡腿橹子、高铁杆五个警卫用的西班牙旁开门二十响、马匣子、冲锋式等,配合以人物的性格,都给人一
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感觉,增强了艺术效果,使作品可读性特别强。特别声明:我说的《林》、《烈》,可都是指的原著,可不是新改编拍成的影视剧,改编后的影
视剧,大概导演根本就没有读懂原作者的用心也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而必然是拍成了垃圾了。

    文革前十七年的电影和小说中,都十分地重视什么角色用什么枪,而且从头至尾不会弄混,不会象《步入辉煌》中杨靖宇前一个镜头用的是

长苗盒子,紧接着的下个镜头竟然变成了短管毛瑟的情况,不会出现象新版《烈火金钢》中的民兵刚刚拿的还是中正式,换了个镜头就变戏法似地换成了三八式那样
的情况。就以六三年版老电影《小兵张嘎》为例,片中两个伪军,瘦子用的是三八式,那么从始至终他用的一直就是这个三八式,胖子用的是捷克式,则他也是从始
至用的捷克式。罗金保用的是短枪管盒子,区队长用的是长苗盒子,两枪外型差别甚小,但在影片中却也是从始至终一点不含糊。通信员用的是四四式骑枪,女卫生
员用的是八八式骑枪,该两种枪体小质轻,比较适合小兵和女兵使用,且正好属于那个历史年代。枪的性能历史与片中人物的身份结合的十分的妥贴。二人在片中都
不是主角,两枪在影片中曝光加起来还不足一分钟,且都不是近景特写而是远景甚至是大场面,但即使这转瞬即逝的镜头,也丝毫的不马虎,也如此的精雕细刻,除
了感觉导演的精神令人崇敬外,其功夫亦甚是了得。


    老电影还有一个令今天的导演远远不能相比的是,影片中的历史与枪械绝对是什么时代用什么枪,什么部队用什

么枪,而绝对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不会象《亮剑》那样让鬼子用M3,不会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让德寇用M3,不会让长征时的红军用司登
式,不会让民国初年的土匪用八五式,不会让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用五六式。比如《金沙江畔》中出现的枪,便多是汉阳造步枪、八八式骑枪、三零式骑枪、花机关
枪等,与当年红军的装备十分的吻合。《地雷战》中有两个缴枪的戏,第一次是从一个黑狗子手中缴得一支看不出型号的杂牌骑枪,第二次是从一个日本鬼子手中缴
得一支三八式。这绝对不是导演无意中的巧合,而明显是有意的区分,以使之更贴近史实,也更能达到参差而又鲜明的艺术效果。《战火中的青春》中,青年突击排
一色的三八式,而副排长刚刚从区小队升级上来,背的却是老套筒,表现出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差别,甚是合理。

    一部成功的电影,就象经常使用冰雪化春水那样的电影语言来交待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淌一样,还会用枪来表现历史的发展变化。《董存

瑞》中,片子开始时,作为民兵的董存瑞用的是八八式马枪,郅振彪用的是老套筒,都是当时被主力部队淘汰的基本落伍的老枪,参军后,二人换上了三八式,影片
到后半部分时,则又换上了司登式。虽然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特写,但运用枪这个无声的演员,却道出了解放战争中用缴获来发展自身装备的历史。还有
一部反映建国初期剿匪土改内容的记不起名字的老电影,片中工作队的战士最初是司登式、卡宾枪、M3等杂枪,影片演到后半部分,却全部换成了五零式,一句台
词也没有,却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五十年代换装的历史。还有《地道战》中,影片开头时的民兵牛娃,用的是一杆老套筒,到了影片后半部分,则换成了三八大盖。民
兵队长高传宝灶台突围时,双手各执一支土造的独撅,到了影片后半部,高的腰里已经插上了一支德国造。作为一部教学片,情节上难免有夸张的成份,但导演对枪
械这般的处理,却微妙而又准确地表达了其主观的意图,这是今天的导演连意识也不曾意识到的功夫。


    新老电影和小说相比还有一个差别,即老电影老的小说中,不仅对什么人用什么枪很是重视,即是对枪的性能以

及使用上也交待的十分清楚。比如小说《烈火金钢》中,当刘铁军拿着一支从其妹夫高铁杆那里借来的鸡腿橹子(冀中一带对日本7毫米南部微型手枪的俗称,是二
战中威力最小的手枪)对准史更新瞄准时,史嘲笑刘的枪是“小老婆儿耍着玩儿的”,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枪械的熟悉,而不会出现象台湾版《英列千秋》中一个日
本军官拿着一支南部十四向张自忠吹嘘其性能比中国军装备的手枪(毛瑟手枪)威力大的笑话。比如老电影《南岛风云》中张强掩护炊事员背粮那场戏中,其使用毛
瑟快慢机的方法是远距离时将木制盒套结合在手枪握把上抵肩行短点射射击,当敌军迫近时,则单手持枪并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不论其战斗动作还是对枪的性能的
掌握,都是恰如其分,令人拍案叫绝。而不会出现象新版《飞虎队》中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时机都用快慢机打长点射甚至连续射的情况。再比如老小说《新儿女英雄
传》牛大水初次参加战斗时因为害怕和慌乱而将盒子炮大机头打开小机头却仍然关闭从而造成懊悔的描写,即突出了人物成长的规律,也突出了枪的性能与戏份,而
不会出现象许多新拍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举着大小机头都还关闭着的盒子炮瞄准的镜头。

    西方成功的编导演们,特别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故事情节可以大胆虚构,但细节上却不能出现中国导演们关公战秦琼式的穿帮。我感觉人

家的精力用的是对的,因为不管你故事编的多么好,多么的感人,可若有一处穿帮,必然让观众立刻从你的剧情中走出来,而失去与之共鸣的效果。对于今天的我们
来说,当你正准备为剧中的故事而激动的想哭时,却突然看到长征路上的十七勇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司登式冲锋枪时,却突然看到抗战初期的八百壮士手中使用的竟
然是五七式自动步枪时,你那刚才还在与剧中人物一起紧张的共鸣感肯定立马丢失的一干二净,你说你扫兴不扫兴。当然,如果你对历史一无所知,那没事,就象医
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再怎么穿帮我也看不出来一样,只要他的故事感人,该喜欢我照样喜欢,该激动时我照样激动,但如果你是熟知这段历史又熟知各种枪械的历史的
话,你还能走入戏中与剧中人一起悲欢吗?你还能激动的起来吗?(新华博客/Sunny2008的博客)